梁忠,河南郑州人,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员、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民间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理事、首届民间医药传承创新交流大会特邀嘉宾。1983年取得本科学历,1996年晋职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(2002年赴英十五年,未参与国内晋职)。从医40年,先后在新蔡中医院、驻马店市中医院、北京西苑医院、北京同济医院、上海万豪医院、郑州聚诚医院、河南省社康中医肿瘤研究院从事医疗、科教、管理等工作。

梁忠出版论著6部,发表论文36篇,获科研成果三项,主要研治肿瘤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疑难杂症,临床经验丰富,疗效满意,广受国内外患者的赞誉!
中医治癌须辩证辩病相结合
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气候环境的恶劣影响等,癌症的发生率在持续升高,其治疗方法也呈现多样化,化疗、放疗、手术、中医中药、靶向治疗、干细胞治疗等等,各有千秋。我个人对放化疗持保守态度,尤其对于体虚和癌症后期的病人,等于加速死亡。因为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,也杀伤了大量的正常细胞,破坏了免疫系统。结合我多年治疗癌症的临床经验,这里主要谈一谈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一点体会,辩证辨病相结合,才能既治标又治本。
一,中医对癌症的认识
早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“瘤”字,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《黄帝内经》中也有关于肿瘤一类疾病的记载及其分类:筋瘤、肠瘤、骨瘤、肉瘤、积聚等,宋元时期称肿瘤为“岩”,而“癌”是明代时期才出现的。
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,历代说法较多,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。痰、瘀、热、毒、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,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。
我认为癌症的发生主要在两个方面,一是毒邪壅盛,二是正气内虚。也即《内经》所云:″邪之所奏,其气必虚"。前者治疗需祛毒抗癌,后者则应补虚扶正。
二,辨证治癌
中医将诸症分为阴阳气血、表里内外、寒热虚实等,我认为癌症主要以气虚为主,阴虚次之。即所谓的免疫能力下降,癌细胞才得以无限复制。那么治疗上就应该以补气为要,辅以助阴。如黄芪、红参、太子参、党参、山药等,且用量宜重,疗程宜久。补气且助阴,气才有所附,则选麦冬、沙参、五味子、白芍等。当然,确有偏血虚或阳虚者,则当选熟地、当归、阿胶或肉从蓉、制附子、桂枝等辨证用药,以图不偏。
这些用药也即提高免疫能力,抑制癌细胞的复制,增强患者的体质,所谓治病治本也。
三,辨病治癌
西医将癌分为腺癌、鳞癌、未分化癌等,不论中医如何辩证,必须抗癌,必须祛毒。多年的临床研究,中药抗癌的有效成分甚多,我个人的观察,不论哪种类型的癌症,多选白花蛇舌草、半边逵、半枝莲、喜树果等,具有广普抗癌作用,能明显抑制癌细胞的再生,缩小肿瘤。当然用量也要足够,疗程也应够长。
其他也应对症选药,诸如伴纳差胃满者酌加焦三仙、陈皮、砂仁等,疼痛显著酌加元胡、制川乌草乌、制乳没等,失眠者酌加炒枣仁、夜交藤、合欢皮等等,皆属于辨病用药。
癌症的治疗,不论中医西医、内科外科,都属于难治之症,一定要树立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,放松心态,保持乐观愉悦。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集体娱乐活动,转移癌症的压力,也要注意劳逸结合。饮食方面也要多吃宜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,少吃辛辣、海鲜,力戒烟酒。
相信辨证辨病结合治疗,会不断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、尽量延长病人的寿命,取得满意的疗效。 |